级子体育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比赛动态

文章内容

俄罗斯对斯洛伐克的能源战略_俄罗斯斯洛伐克会谈

tamoadmin 2024-06-30
1.“一塌糊涂”,为何网友这样形容慕尼黑安全会议?2.两次二战期间的召开的重要会议是?3.二战中哪几次大溃败最出乎意料?4.中苏1969边界冲突成因5.北约峰会

1.“一塌糊涂”,为何网友这样形容慕尼黑安全会议?

2.两次二战期间的召开的重要会议是?

3.二战中哪几次大溃败最出乎意料?

4.中苏1969边界冲突成因

5.北约峰会主要讨论什么?

俄罗斯对斯洛伐克的能源战略_俄罗斯斯洛伐克会谈

苏联解体分成东斯拉夫三国、波罗的海三国、中亚五国、外高加索三国、摩尔多瓦,共计15个国家。

1、东斯拉夫三国

指的就是位于东斯拉夫的俄罗斯联邦、乌克兰、白俄罗斯共和国。

2、波罗的海三国

指的就是位于波罗的海沿岸的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

3、中亚五国

指的就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五个国家。

4、外高加索三国

指的就是高加索山脉以南格鲁吉亚、亚美尼亚、阿塞拜疆三国。

5、摩尔多瓦共和国

简称摩尔多瓦,是位于东南欧的内陆国,与罗马尼亚和乌克兰接壤,首都基希讷乌。

扩展资料:

苏联解体作为20世纪最重大的历史事件,其作为与1917年十月革命一样对世界影响深远。

由此苏联解体引起了国际社会包括西方国家在内的高度关注。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几乎所有的西方学者和研究苏联的专家都不认为苏联会解体,包括时任美国总统乔治·布什在内的西方国家***与学者都对苏联在一夜之间解体感到意外。

西方当时并不希望苏联解体,当时美国中情局还对此召开了多次的紧急会议,美国国务卿贝克还专门带领代表团到莫斯科实地了解事态的发展。但苏联各加盟共和国与首都莫斯科等苏联各城市的民众对苏联在一夜之间就不复存在的结果却表现得异常的平静。

对于俄罗斯来说(包括除了波罗的海三国外的其他原苏联加盟共和国)苏联的解体是民族的灾难。

许多地区被抛入自然经济条件下,社会分化的加剧破坏了社会的整体性,国家及其结构和制度极为衰弱,贪污之风盛行,工艺技术、工艺复杂的生产以及整个科学学派的丧失使俄罗斯失去了参与国际竞争的可能性,俄罗斯被抛到“第三世界国家”的行列中。文化水平受到影响,教育体系和卫生体系遭到破坏。

1997年7月,独立报公布的家庭收支状况显示,十分之九的家庭生活在贫困线以下,四分之一的家庭处于赤贫状态。到2008年俄罗斯的GDP才勉强超过1989年水平。

国家财富被以某种方式和在某种程度上被掠夺。独联体各国国家机关里贪污腐败程度超过了俄罗斯。在这11个国家中有6个国家曾经历过战争。原苏联地区成为了不稳定地区和局部军事冲突地区。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苏联解体

“一塌糊涂”,为何网友这样形容慕尼黑安全会议?

慕尼黑会议发生在二战之前,英国和法国奉行绥靖政策的体现,为了自保,英国首相张伯伦、法国总统达拉第在慕尼黑同、墨索里尼会谈,会议决定,捷克斯洛伐克无条件将苏台德地区割让给德国。

德黑兰会议发生在1942年,美国总统罗斯福英国首相丘吉尔首次会晤斯大林,商讨战争问题,并讨论了开辟欧洲第二战场问题,不过直到1944年盟军才在诺曼底登陆。

雅尔塔会议是在1945年,德国战败之际,斯大林、罗斯福和丘吉尔在苏联雅尔塔会晤,会议商讨盟军对德国失败后的占领问题,并决议苏联在德国战败后三个月之内对日本作战,当然斯大林也提了诸多条件,例如北方四岛归属苏联、苏联在中国东北的权益等。

两次二战期间的召开的重要会议是?

慕尼黑安全会议自从1963年召开以来一直延续到今天。主要讨论的内容是关于国际安全的相关事项。国际上有关会议中最大最重要的会议之一。而2020年的慕尼黑安全会议召开的时间是2.14-2.16号。这次的会议,主要参与国有:北约以及欧盟组织,俄罗斯,中国,日本,印度也应邀参加了安全和防御的相关会议。

一塌糊涂是因为在整个慕尼黑安全会议上,存在着太多的分歧,对于大国之间的矛盾,没有达成一致。

就拿目前看到的信息来说:欧美之间一致存在诸多矛盾,其中最大的矛盾就在于战略问题都无法达成一致,比如,特朗普很赞同民族主义,而对于欧洲人来说民族主义是听了就让人害怕的东西,因为欧洲因为名族主义的问题打了很多的战争,而在当初的二战结束之后又被迫被美国苏联控制着,从前殖民者的身份突然转变为被殖民者,这也就是马克龙与特朗普无法达成共识很重要的原因之一。

除此之外,还有许多问题:关于女权问题,LGBT问题,穆斯林问题,移民问题,自由主义等等,这些问题上这一届的美国政府几乎全部与欧洲无法达成一致意见,这也就是会造成两个大国间隙越来越大,假如现在是民主党来执政美国的话,也许就会好上许多,但是因为现在特兰普连任的机会很大了。就等于让欧洲失去了这份期盼。

而在慕尼黑安全会议的期间,蓬佩奥曾经偷偷会晤了俄罗斯的外交部长拉夫罗夫,而在欧洲媒体向美国求证的时候,美国国务院承认了与俄罗斯外交部长拉夫罗夫的会谈,但是对于究竟谈论了什么样的内容,表示拒绝透露。这样的行为就散发着阴谋的味道,所以欧洲人对此也感到担忧。

正是因为大国之间的矛盾冲突与慕尼黑安全会议想要达成的目标相去甚远,才会让人认为?一塌糊涂?。

二战中哪几次大溃败最出乎意料?

慕尼黑会议

在德国上台以后,积极策划发动新的世界大战。1938年,他把侵略矛头指向德国东边的捷克斯洛伐克。当时,德国力量并不大,如果英、法等国加以制止,是可以遏止住的。但是,英国首相张伯伦和法国总理达拉第非常害怕战火烧到自己身上,决定把捷克斯洛伐克当作牺牲品,用来换取德国不侵略自己的保证。

为了拍卖捷克斯洛伐克,张伯伦从1938年9月15日到22日,仅一星期内,两次飞往德国和会谈,将捷克斯洛伐克作为礼物送给德国,怂恿进攻苏联。1938年9月20日,张伯伦第二次飞往德国,这一次正式拍板成交,英、法、德、意四国首脑——张伯伦、达拉第、和墨索里尼在慕尼黑的褐色“元首宫”里开始会谈。捷克斯洛伐克的代表也被带到了会议大楼,但只能呆在会议厅隔壁的房间里坐冷板凳,等待最后的判决。第二天凌晨1时,四国在把捷克斯洛伐克的苏台德区移交德国的协定上签了字。当和墨索里尼走出“元首宫”后,捷克政府的代表才被叫进会议厅。几小时后,捷克政府正式宣布接受“慕尼黑协定”。

英、法用出卖捷克斯洛伐克换来了有共同签字的四国所谓“再也不想彼此交战”的宣言书。在张伯伦和达拉第看来,让德国进捷克斯洛伐克,就为德国打开了东进的大门,把祸水泼向苏联的勾当告成了。所以,当9月30日张伯伦回到伦敦时,竟得意忘形地挥舞着那张有签字的纸片,对那些欢迎他的政府要员和社会名流们说道:“我的好朋友,这是我们的时代的和平!”其实,这是使用的“声东击西”的手法。就是在慕尼黑会议时,对墨索里尼说:“终有一天我们将并肩对英国和法国作战。”1930年3月,德国就侵占了整个捷克斯洛伐克。9月1日,德国就以突然袭击波兰掀起了对英、法的全面帝国主义战争。张伯伦以“损人的目的开始,以害己的结果告终”。

后来“慕尼黑”成了为了自私目的而牺牲他国利益、纵容侵略的行为的代名词开罗会议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1943年11月22~26日,中国、美国、英国三国政府首脑在开罗举行的国际会议。参加会议的有美国总统F.D.富兰克林·罗斯福、英国首相W.L.S.温斯顿·丘吉尔和中国国民党政府主席蒋介石。1943年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根本转变的一年,为了加强反法西斯同盟国之间在军事和政治上协调行动,讨论制定联合对日本作战计划和解决远东问题,决定举行这次会议。会议签署了《中美英三国开罗宣言》,简称《开罗宣言》 。会议结束后,《开罗宣言》经I.V.斯大林同意于1943年12月1日公布于世。宣言声明:对日作战的目的在于制止并惩罚日本侵略;剥夺日本自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后在太平洋地区所夺得或占领之一切岛屿;日本攫取的中国的领土,如满洲(中国东北)、台湾、澎湖列岛等归还中国;在相当期间,使朝鲜自由独立。宣言最后宣称:将坚持长期作战以迫使日本无条件投降。

《开罗宣言》是确定日本侵略罪行及战后处理日本问题的重要国际文件。

波茨坦会议

1945年7月7日至8月2日,斯大林、杜鲁门和丘吉尔(会议后期为新任首相艾德礼)在柏林西市的波茨坦举行二次大战期间的第三次、也是最后一次三国首脑会议。会议讨论了占领德国的基本原则,规定解除德国全部武装,摧毁一切军事工业和纳粹组织,惩办战犯,实行政治生活民主化,经济上消灭过分集中现象,实现分散化。关于波兰西部疆界问题,规定德国原来的东部领土,以及不归苏联管辖的一部分东普鲁士及原但泽自由区,均由波兰政府管辖。英美同意与波兰全国统一临时政府建立外交关系。会议决定尽快组织国际法庭,对战犯进行审判。英美还同意将哥尼斯堡及附近地区割让给苏联。会议还讨论了对日作战、赔款等问题,并作了规定。苏联在会上重申按时参加对日作战。8月2日三国首脑签署了《苏美英三国柏林(波茨坦)会议议定书》。会议期间,7月26日发表了《中美英三国促今日本投降之波茨坦公报》,当时苏联因没有对日宣战暂未签署,在8月对日宣战后正式承认了这项公告。波茨坦会议对加速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具有重要意义,但会议也表明,随着战争接近尾声,英美同苏联之间的矛盾和斗争日益激化。

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德国投降以后,为了解决处置德国和战后欧洲的一系列问题,苏联、美国、英国三国政府首脑于1945年7月17日--8月2日在柏林附近的波茨坦举行了会议。这是战争期间三国首脑举行的第三次会议。参加会议的有斯大林、杜鲁门和丘吉尔以及三国的外长等。罗斯福已于4月12日因脑溢血逝世,杜鲁门第一次代表美国参加会议。会议进行中正值英国大选,因此丘吉尔半途回国参加大选,落选后由新任英国工党首相艾德礼及新外长贝文于7月28日参加了最后几天的会议。

会议讨论了德国问题、波兰问题、奥地利问题、缔结和约接纳联合国会员等一系列问题,会议的重点是德国问题。经过激烈的争论,会议确定了美、苏、英、法四国管制和处置德国的政治及经济原则。会议规定,彻底铲除纳粹主义和军国主义,消灭垄断组织,在民主基础上重建德国政治生活。关于德国赔偿问题,确定“苏联所提的赔偿要求,将以没收德国境内苏占区的资产及相应的德国国外投资予以满足”。此外,苏联还可以从西方占领区所拆迁的工业设施中无偿得到10%和以商品支付的15%作为赔偿。“美国、英国以及有权获得赔偿的其他国家的赔偿要求,将自西部各占领区及相应的德国国外投资予以满足”。会议还决定,把原德国东普鲁士的哥尼斯堡(今加里宁格勒)及其邻近地区让予苏联。

会议在讨论波兰问题时,三国决定承认波兰临时民族统一政府。对波兰西部边界,认为最后划定应待和平会议解决,但“三国政府首脑同意,在波兰西部边界最后划定之前,原德国的东部领土由波兰政府管辖,不得视为苏联在德占领区的一部分”。

波茨坦会议还讨论了对日作战问题,并通过了《波茨坦公告》,促令“日本政府立即宣布所有日本武装部队无条件投降”,日本霸占中国的东北、台湾、澎湖列岛等地要归还中国。这项公告是以美、英、中三国共同宣言的形式公布的。后来苏联出兵对日作战时,也正式在《公告》上签字,所以《波茨坦公告》最后成为四国的对日共同宣言。

波茨坦会议就意大利和原德国附属国问题、西班牙问题、控制黑海海峡等问题进行了讨论,并重申要审判主要战争罪犯。这次会议是三大国首脑在战争期间召开的最长的一次会议,也是最后一次会议。它对于夺取反法西斯战争的最后胜利具有重大意义,为建立战后新秩序打下了基础,对战后国际关系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中苏1969边界冲突成因

1、1939年9月1日,德国闪击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

1939年9月1日04:45,德军联合附庸国斯洛伐克的军队入侵波兰。英国和法国给予纳粹德国48小时限期撤出波兰领土。因为德国没有听从英法的警告,英国和法国在1939年9月3日向德国宣战。所有参与的国家都没有估计到这场战争会超过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规模。

苏联,根据《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秘密条款以及对以前1921年签订的屈辱的《里加和约》的不满,在1939年9月17日从东面收复寇松线以西的西乌克兰与西白俄罗斯。

德军和红军在9月28日在布格河会师。波兰侵略战大致上在10月6日结束,但是波兰没有向德国或苏联投降。而且,波兰的在盟国组织了一个有力的地下组织。

2、1940年5月,英法联军在法国敦刻尔克大撤退。

1940年5月25日,英法联军防线在德国机械化部队的快速攻势下崩溃之后,英军在敦刻尔克这个在法国东北部、靠近比利时边境的港口小城进行了当时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军事撤退行动。

虽然这项代号为“发电机计划”的大规模撤退行动使英国及法国得以利用各种船只撤出了大量的部队、成功挽救了大量的人力,为未来的反攻保存了有生实力。但是英国派驻法国的远征军的所有重型装备都丢弃在欧洲大陆上,导致英国本土的地面防卫出现严重问题。

此次撤离,标志着英国势力撤出欧洲大陆,西欧除英国、瑞士和西班牙以外的主要地区被德国占领。

3、1941年6月22日,德国入侵苏联,苏德战争爆发,第二次世界大战进一步扩大。

1941年6月22日,纳粹德国撕毁《苏德互不侵犯条约》(《莫洛托夫—里宾特洛甫条约》),伙同仆从国匈牙利、罗马尼亚、芬兰以事先拟订好的一份代号为“巴巴罗萨”的计划。

集结了190个师550万人、4900架飞机、3700辆坦克、47000门大炮、190艘军舰,划分为三个集团军群,从北方、中央、南方三个方向以闪击战的方式对苏联发动突然袭击,苏德战争全面爆发。

战争爆发初期,由于法西斯的突然袭击,苏军一路溃败。德军凭借局部兵力优势和相对先进的战术长驱直入,并在明斯克、基辅等地发动钳形攻势,大规模歼灭苏军的有生力量,平均深入苏联境内六百公里。

直至1942年6月爆发斯大林格勒会战,德军进攻受挫,双方在乌克兰东部陷入胶着,互有胜负。苏军凭借人力物力上的优势逐渐占据主动,于1943年8月,在库尔斯克会战中挫败德军在东线最后一次战略攻势,自此进入战略反攻阶段。

此后,苏军发动一系列战略攻势收复绝大部分国土进而占领东欧多国,最终于1945年4月30日攻占德国首都柏林。5月9日0点30分,德国政府在柏林签署了无条件投降书,投降书即时生效,苏德战争就此结束,也标志着二战在欧洲战场的告终。

这场战争使苏联彻底摧毁了西部强大的纳粹德国。此后,联邦德国至苏联之间的地区成为苏占区,苏联一跃成为超级大国。

4、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珍珠港,重创美国太平洋舰队,太平洋战争爆发,第二次世界大战达到最大规模。

1941年12月7日,日本帝国海军偷袭美国,轰炸了夏威夷珍珠港的战舰和军事目标。350余架日本飞机对珍珠港海军基地实施了两波攻击,投下穿甲炸弹,并向美国的战列舰和巡洋舰发射鱼雷。

美军毫无防备,他们在爆炸的巨响中醒来,仓促进行自卫。整场先发制人的袭击在90分钟内结束,彼时,日本炸沉了四艘战列舰和两艘驱逐舰,炸毁188架飞机,受损的建筑、船只和飞机则更多。攻击中约有2400名美国人丧生;另有1250人受伤,这是对美国一个巨大的震骇。

攻击过后,日本正式向美国宣战,次日,美国总统罗斯福发表了著名的“国耻”演讲,他随后签署了对日本帝国的正式宣战声明。几日之内,纳粹德国与意大利向美国宣战,而美国也迅即予以了宣战回应。

5、1942年1月1日,中国、苏联、美国等26国在华盛顿发表《联合国家共同宣言》,标志着反法西斯阵线的最终形成。

德意日法西斯挑起第二次世界大战,不断扩大侵略的范围和规模,促进了反法西斯国家的联合。

1941年12月7日太平洋战争爆发后,英、美两国在亚洲和太平洋地区的利益蒙受重大损失,被迫对日宣战。美国、中国、澳大利亚等国家向德、意、日宣战,正式加入反法西斯战争,国际反法西斯力量进一步壮大。

美英两国为了商讨对策,拟定作战计划,提高国际声望,1941年12月22日~1942年1月14日,美国总统F.D.罗斯福、英国首相W.L.S.丘吉尔在华盛顿举行了代号为“阿卡迪亚”的会谈,倡议对法西斯国家作战各国签署一项宣言。

百度百科-联合国家宣言

百度百科-偷袭珍珠港

百度百科-苏德战争

百度百科-敦刻尔克大撤退

百度百科-波兰战役

北约峰会主要讨论什么?

珍宝岛自卫反击战

中国人民解放军边防部队在珍宝岛击退苏联军队入侵的战斗。1969年3月,苏联军队几次对黑龙江省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中国一侧的珍宝岛实施武装入侵,并向中国岸上纵深地区炮击。中国边防部队被迫进行自卫反击。保卫了祖国的领土。

珍宝岛位于黑龙江省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中国一侧,面积0.74平方公里,历来为中国领土,当地居民祖祖辈辈在这里从事生产活动。20世纪以来,由于中国渔民张盖和臧盖年等几位老人,相继上岛建房、捕鱼和种菜,因此珍宝岛又被当地人先后称为“张盖岛”和“翁岛”。1928年,中国居民陈远进买下了张盖的房子,与其子陈锡山常住岛上。1937年日本侵入中国东北后,关东军强迫岛上居民撤离。1945年日本投降后,陈锡山等人又回到公司村一带居住,还经常登岛捕鱼和生产。中国边防军也一直在这一地区执行巡逻任务。1966年3月,中共中央决定不派代表团参加苏共二十三大,中国***与苏联***的关系随之中断,“苏联的党和国家的领导现在被修正主义篡夺了”的定性同时下发全党;与此相呼应,苏联在中苏边界陈兵百万,并派二十万苏军进驻蒙古,在远东配备了可以进行核攻击的数百架轰炸机,从19年10月15日到1969年3月15日以前,苏联方面挑起的边境事件竟达4189件之多,最终导致了珍宝岛事件的发生。1967年后,苏联边防军开始入侵中国领土珍宝岛,阻挠中国边防部队巡逻队上岛巡逻,多次制造流血事件,打死打伤中国边防部队巡逻官兵多人,抓捕中国渔民。对于苏军的挑衅行径,中国边防部队严格执行中国政府、中央的指示,采取了极大的克制忍让,但苏联政府对中国政府的严正抗议和警告置若罔闻,苏联边防军的挑衅行为毫无收敛。

1969年3月2日8时,中国边防部队派出巡逻分队登岛执行巡逻任务。苏军发现后,立即出动70多人,分乘2辆装甲车、1辆军用卡车和1辆指挥车,从苏联境内分路向珍宝岛急进,接近珍宝岛后,列开战斗队形向中国边防巡逻分队进逼,并以一部兵力向中国边防巡逻分队的一个小组侧后穿插。入侵苏军不顾中国边防巡逻分队向其发出的警告,突然开枪射击,打死打伤中国边防巡逻人员6人。中国边防巡逻分队被迫进行自卫还击。中国边防巡逻第二小组听到枪声后,在班长周登国的指挥下,给侧后的入侵苏军以沉重打击。随后,中国边防巡逻分队发起反击,但遭到丛林中苏军的猛烈射击。中国边防战士于庆阳猛然跃起,向丛林苏军射击,吸引火力。苏力向他射击,击中他的头部,他倒下后不久,顽强地站起,端起冲锋枪继续向苏军冲击,直至英勇牺牲。副连长陈绍光指挥一个班迂回到丛林中苏军侧后,但一股苏军又从他的侧后冲来,两面机枪夹击他们。陈绍光一面指挥分队英勇还击,一面奋勇向苏军一个机枪火力点冲去。这时他身受重伤,仍然坚持移动到有利位置,打掉了这个火力点后,倒在了血泊中。经个多小时激战,中国边防部队击退了入侵珍宝岛的苏联边防军。

3月15日凌晨,苏军边防军60余人在6辆装甲车的掩护下,从珍宝岛北端侵入。中国边防部队某部营长冷鹏飞奉命带领一个加强排登岛,与入侵苏军形成对峙。8时许,苏军发起攻击,冷营长沉着指挥,坚守有利地形,指挥部分兵力分割苏军,经一个小时激战,打退了苏军的进攻。

9时46分,苏联边防军在炮火掩护下,出动6辆坦克5辆装甲车向珍宝岛接近,从南北两侧发起攻击,并以密集火力封锁江汊,拦阻中国边防部队登岛支援。坚守在2号阵地上的无坐力炮班长杨林,占领有利地形阻击苏军,待苏军坦克驶近到只有10余米远时,他接连投出5枚手雷,打乱苏军队形,使其一辆坦克闯入雷区被炸坏。杨林带两个炮班机动射击,他连续击中3辆装甲车,但他也不幸被苏军坦克炮火击中壮烈牺牲。

13时35分,苏军边防军纵深炮火猛烈袭击中国防御阵地,正面达10公里,纵深约7公里。炮击2小时后,苏军100余人在10辆坦克和14辆装甲车掩护下,发起第三次进攻。守岛的中国边防部队分割其步兵与装甲、坦克联系与苏军近战,减弱其火力。火箭筒手华玉杰越打越勇,在零下30多度冰天雪地里,甩掉棉衣和绒衣,先后击毁击伤苏军4辆装甲车。经50多分种激战,胜利地粉碎了苏联边防军的第三次进攻。这一天,苏军先后出动50余辆坦克、装甲车和100多名步兵,运用直升飞机和纵深炮火掩护,并炮击中国境内纵深地区。中国边防部队同入侵苏军共激战9个多小时,顶住了苏联边防军的6次炮火急袭,击退了苏联边防军的3次进攻,击毙了苏军边防部队总指挥列昂诺夫上校和杨辛中校。胜利地保卫了珍宝岛。

17日,苏联边防军又出动步兵70多人,向岛上敷设地雷,企图阻止中国边防部队登岛并拖回被中国边防部队击坏滞留在江汊的一辆T-62型坦克。中国边防部队以炮火将其击退,被炸坏的苏军坦克被中国边防军缴获,成为苏联侵略中国领土的铁证。

珍宝岛自卫反击战,中国边防部队在严寒条件下,面对苏军的先进坦克、装甲战车,毫不畏惧,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采取灵活的战术,用鲜血和生命维护了国家的主权和尊严。作战中,人民群众积极支前,保证了反击作战的胜利。为了表彰黑龙江边防部队的英雄事迹,中央于7月30日发布命令,授予孙玉国、杜永春、华玉杰、周登国、冷鹏飞、孙征民、杨林、陈绍光、王庆荣、于庆阳等10名官兵以“战斗英雄”称号,给边防部队侦察连、一连和公司边防站等10个单位各记一等功一次。

1969年的中苏边界冲突是20世纪60年代中苏关系破裂高潮时中华人民共和国和苏联之间的一系列武装军事对抗之一。几乎导致了苏联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两国之间的战争。

19年中苏边界谈判失败后,尤其是1968年苏联入侵捷克斯洛伐克(“布拉格之春”事件)并提出“有限主权论”,中国认为这是对一个国家主权极其严重的挑战,今天是捷克,明天就有可能是中国。

中苏决裂之后,从1967年到1969年初双方在该岛上的巡逻队流血冲突不断。

1968年底乌苏里江封冰后,珍宝岛成为中苏冲突的焦点,苏联边防军一再武装登岛,拦截上岛的中国边防巡逻队,殴伤中国边防巡逻人员,甚至还开枪挑衅。1969年初,中方决定自卫反击。3月2日,中苏在珍宝岛发生了第一次武装冲突。面对上岛拦截中国边防巡逻队的苏军的武力干涉,已在珍宝岛中国一侧岸上隐蔽待命的中国精干小分队,奉命投入战斗。战斗进行了三十多分钟,双方各伤亡数十人,残余苏军退出了珍宝岛。当时的沈阳军区司令员陈锡联回忆说:“这次珍宝岛自卫反击战确实是经过中央批准,早有准备的。”当时正准备开中共九大,大军区首长均已来到北京,因此,中央专门在京西宾馆开设了一个房间,架设了专线,由他负责直接与前线联系,外交部副部长乔冠华负责掌握国际方面的情报,随时向周恩来汇报,并由周恩来下最后决心。为了最初的战斗,我们准备了两三个月的时间,从三个军抽调了三个侦察连,一个连二三百人,由有作战经验的参谋人员带队,进行了专门的训练和配备,打得干脆利落。

1969年3月2日和3月15日,中苏双方的边防部队在乌苏里江上的一个岛上(中国一方称之为珍宝岛,苏联称之为达曼斯基岛),发生武装冲突。苏军动用了坦克、装甲车、飞机和当时的“秘密武器”——冰雹火箭炮。解放军使用了反坦克炮、无后座力炮、40火箭筒等轻武器和岸上的纵深炮火。苏联伊曼边防总队队长列昂诺夫上校阵亡,苏军的一辆T-62型坦克被击坏并被中国边防部队拖回运往北京展览。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公布的数字为:苏联方面亡58人,伤94人。中国方面公布的数字为:中国边防部队亡29人,伤62人,失踪1人。

这次战斗中方称为“珍宝岛保卫战”。战斗之后中苏双方都在江岸集结大量军队。

中国于1969年5月24日发表声明:中苏边界问题演变到今天的地步,不是中国方面的责任。但是,中国仍然准备通过和平谈判全面解决中苏边界问题,反对诉诸武力。 苏联于1969年6月13日发表声明称:沙皇专制虽然崩溃了,但俄罗斯国家的边界不应该毁灭,沙皇从未同中国签订过任何不平等条约。

在边境冲突上,中苏边境地区的武装冲突从东段扩大到西段。同年8月13日,中苏在西部边界铁列克提地区再次发生武装冲突。苏军出动直升机掩护坦克装甲部队,在炮火支援下袭击在铁列克提地区巡逻的中国边防军巡逻分队。中国边防军几十人(一说38人,一说78人)被围全部阵亡。

1969年9月苏联部长会议主席柯西金参加越南主席胡志明的葬礼后路过北京,与周恩来等会晤。之后局势得到缓解。主要原因在于苏联认定中国有核反击能力,并且双方都愿意防止大规模军事冲突。

根据此次会谈时所达成的谅解,1969年10月20日,中苏两国外交部副部长级的边界谈判正式举行,谈判未取得任何进展。苏联向中苏边界增兵。中国开展“深挖洞、广积粮”的全国性战备运动。

2005年4月27日,全国人大批准《中俄国界东段的补充协定》。2005年2月20日,俄罗斯国家杜马表决批准该协议。根据该协议,珍宝岛是中国的领土。

今天看来,珍宝岛事件具有双重意义,它既是中苏已临战争边缘,两国关系无以挽回的标志;同时,它又为中美关系的恢复提供了契机。中国一贯的反美立场迅速发生了改变,而美国对此也作出积极回应,中美迅速开始接近和对话。对此,当时许多人很不理解,阿尔巴尼亚***甚至批评中国右倾,毛泽东不管那一套,还理直气壮地说:“我就是右倾机会主义,你能把我怎么样?”其实道理很简单,中国当时没有力量与苏联单独对抗,必须拉上一个帮手,这样苏联就不敢打我们了。

谢谢!

北约峰会主要就重大国际问题进行磋商合作,协调立场,加强集体防务。?

经过数次扩大,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北约)已形成了拥有30个成员国的世界上最强大的军事集团,其边界直接与俄罗斯领土接壤。以下是北约历次首脑会议的简介:?

1957年12月,第1次首脑会议在巴黎举行。会议重申对和平与安全的立场,强调建立核武库的必要性,决定把中程导弹交给北约驻欧洲最高司令支配。?

1974年6月,第2次首脑会议在布鲁塞尔举行。会上签署了大西洋宣言,重申所有成员国对成立公约所承担的义务。?

1975年5月,第3次首脑会议在布鲁塞尔举行。会议重申集体防务义务和对付经济问题的互助义务。?

1977年5月,第4次首脑会议在伦敦举行。会议承认人权是国家间合作的基本原则,开始研究对东西方关系的长期趋势和对防务的需要。?

1978年5月,第5次首脑会议在华盛顿举行。会议着重讨论北约同华沙条约组织的关系,并就北约的长期防务计划作出决定。?

1982年6月,第6次首脑会议在波恩举行。会议讨论了在欧洲部署新式中程核导弹和与苏联进行谈判等问题,通过了《波恩宣言》,强调了防务与对话并重的双重战略。?

1985年11月,第7次首脑会议在布鲁塞尔举行,美国总统里根向盟国通报了他在日内瓦同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举行会谈的情况。?

1988年3月,第8次首脑会议在布鲁塞尔举行。会议重申坚持北约的威摄战略,对苏联既保持对话,又保持有力的防务。会后发表了题为《朝着常规武器控制目标前进》的声明。

1989年5月,第9次首脑会议在布鲁塞尔举行。会议通过了关于防务和军备控制政策的总体方案及处理东西方关系的政治声明两个文件,并正式肯定了美国总统乔治·布什在会上提出的欧洲常规裁军的新建议。?

1989年12月,第10次首脑会议在布鲁塞尔举行。会议认为北约和华约均是“稳定欧洲的支柱”,强调西方要在急剧变化的形势下协调立场,维持欧洲的边界现状。?

1990年7月,第11次首脑会议在伦敦举行。会上通过的《伦敦宣言》在强调北约继续保持适当数量核武器和常规武器的同时,向苏联和东欧国家表示了“和平友好意向”。?

1991年11月,第12次北约首脑会议在罗马举行。会议通过了《北约新战略概念》、《关于和平与合作的罗马宣言》、《关于苏联的声明》等文件和对南斯拉夫实行经济制裁的决定。?

1994年1月,第13次布鲁塞尔会议通过了美国提出的关于同原华约成员国和其他欧洲国家建立“和平伙伴关系”的计划。这是北约东扩的一个重要战略步骤。?

1997年7月,第14次马德里会议正式决定,首批接纳波兰、匈牙利和捷克三国加入北约,北约东扩计划正式启动。?

1999年4月,第15次会议在华盛顿举行,在庆祝北约成立50周年的同时,通过了面向21世纪的新战略。?

2002年11月,第16次首脑会议在捷克首都布拉格举行。会议决定邀请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亚、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加入北约;决定加强防务能力和对北约的军事机构进行改革,并就国际反恐和伊拉克等问题进行了磋商。?

2004年6月,第17次首脑会议在土耳其伊斯坦布尔举行,它是北约2004年3月实现新一轮东扩后的首次峰会。会议将主要讨论北约战略调整、下一轮扩大、与第三方发展新型关系等重要内容。?

2005年2月,北约首脑会议在布鲁塞尔北约总部举行,加强盟国在北约框架内的合作,特别是在伊拉克和阿富汗问题上的合作,是这次北约首脑会议的重要议题。?

2006年11月,北约首脑会议在拉脱维亚首都里加举行,会议通过了《里加峰会声明》、北约未来转型战略等文件,并宣布北约快速反应部队已完成组建工作。北约快速反应部队由陆、海、空三大兵种的精锐部队组成。

根据北约计划,这支快速反应部队能在5天内部署到世界上任何地方,在单次补给情况下可连续30天执行各种使命。这些使命包括共同防御、人道主义援助、作为先锋为后续部队开辟通道等。?

2008年4月,北约首脑会议在罗马尼亚首都布加勒斯特举行。北约扩大和阿富汗问题是此次峰会的重要议题。各成员国***决定,正式邀请克罗地亚和阿尔巴尼亚加入北约,但马其顿的入约申请被暂时搁置,同时乌克兰和格鲁吉亚加入北约“成员国行动计划”的申请也未被接受。

会议决定邀请黑山和波黑加入北约专为致力于入约国家而建立的“强化对话机制”。会议发表声明,承诺在阿富汗问题上共同承担长期责任。?

2009年4月,北约峰会在法国东部城市斯特拉斯堡和相邻的德国西部小镇凯尔举行。会议决定任命丹麦首相安诺斯-拉斯穆森为下一任北约秘书长,同时还就北约在阿富汗实施新战略以及开始研究制订北约新战略构想等问题达成了一致。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北大西洋公约组织首脑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