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典对阵挪威过往记录-瑞典队对瑞士队
1.挪威,丹麦, 瑞典有关系吗
2.三十年战争和拿破仑战争中北欧(丹麦、挪威、瑞典、芬兰、冰岛)历史
3.瑞典挪威联合解体的解体前夕
挪威,丹麦, 瑞典有关系吗
挪威,丹麦, 瑞典在历史上曾经结成"斯堪的那维亚国家联合"
卡尔马联合
卡尔马联合(丹麦语:Kalmarunionen)13年6月在瑞典卡尔马城结成的斯堪的那维亚国家联合,挪威、瑞典和丹麦三个王国共同拥戴一个国王。会议在丹麦玛格丽特女王(1353—1412)主持下召开,丹麦、瑞典和挪威组成联合,丹麦处于统治地位。
1380年玛格丽特女王(1353一1412)让她的儿子埃里克任挪威国王。原挪威属地格陵兰岛和法罗群岛转归丹麦管辖。在此期间,丹麦为打破汉萨同盟对波罗的海贸易支配继续对外扩张,经过长期战争吞并了德意志的石勒苏益格和荷尔斯泰因。克里斯蒂安二世(1513—1523年在位)于1520年亲率重兵攻克被瑞典独立派占领的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并且了大批参与叛乱的瑞典贵族,引发了达拉纳省起义,1523年丹麦军队被瑞典贵族古斯塔夫·瓦萨击败,瑞典恢复独立。
1534年挪威被取消王国的地位,降为丹麦的一个省,由丹麦副王和官吏统治。17世纪,瑞典为争夺波罗的海霸权和对挪威的宗主权同丹麦交战。丹麦失利,将挪威割让给瑞典。1645年丹麦归还了耶姆特兰郡和海德尔峡湾,1658年瑞典最终收复了割让南部沿海的斯堪奈省,布胡斯兰郡。1814年,根据基尔条约,挪威成为瑞典国王统治下的王国。1905年挪威从瑞典独立。
三十年战争和拿破仑战争中北欧(丹麦、挪威、瑞典、芬兰、冰岛)历史
三十年战争
1618~1648年发生在欧洲中部的一场大混战,参战一方是奥地利哈布斯堡王朝(即神圣罗马帝国)及其同盟者西班牙等的天主教国家,另一方则是捷克、瑞典、丹麦、荷兰、英国、法国等国家,多数是新教国家,法国是例外。
1618年战争爆发,第一阶段捷克对奥地利,结果奥地利获胜,其他国家感到了威胁,1625年,法国首相黎塞留提议英国、荷兰与丹麦结成反哈布斯堡联盟,丹麦负责出兵,而英国与荷兰则在幕后支持,由此战争的第二阶段——丹麦阶段正式展开。
1625年丹麦王克里斯蒂安四世向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发动进攻,很快便占领德意志的西北部,与此同时,由曼斯菲尔德率领的英军则占领波希米亚西部。这次新教联军可说是节节获胜,但于1628年,神圣罗马帝国皇帝雇用声名显赫的波希米亚贵族华伦斯坦的雇佣军,华伦斯坦不负其所望,于该年4月击败曼斯菲尔德,其后再击败丹麦,并控制了萨克森。丹麦被迫于1629年5月与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签定《吕贝克和约》,并保证不再插手德意志事务。战争第二阶段以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的势力伸延到波罗的海告终。
唇亡齿寒,瑞典坐不住了,在法国的资金援助下,瑞典于1630年7月出兵,在波美拉尼亚登陆,从而开始了战争的第三阶段——瑞典阶段。
瑞典军队由国王古斯塔夫二世率领,与勃兰登堡和萨克森选帝侯联合,在1631年9月17日,于布赖滕费尔德会战打败了神圣罗马帝国的军队,占领了波美拉尼亚。1632年初,神圣罗马帝国军的统帅蒂利伯爵在列赫河战败身亡,瑞典军占领美因茨,在4月再攻陷奥格斯堡和慕尼黑。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在这危急存亡之际,再度起用原被贬斥的华伦斯坦为统帅,在该年11月与瑞典军进行吕岑会战,可是瑞典再度获胜,但同时瑞典军的主帅古斯塔夫二世国王亦阵亡,从此瑞典军丧失进攻能力,而华伦斯坦则退回波希米亚,后来因为被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所猜妒,遭到其派刺客暗杀。
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借此机会联合西班牙盟军,在1634年9月于纳德林根会战大败瑞典军,逼使瑞典军撤回波罗的海沿岸。萨克森与勃兰登堡则于1635年5月与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签订《布拉格和约》。战争第三阶段——瑞典阶段以哈布斯堡皇帝获胜而告结束。
此战之后天主教国家阵营声势大振,法国开始介入,击败了奥地利的重要盟国西班牙,1642年11月,瑞典军于布赖滕费尔德再度击败神圣罗马帝国军,但此时丹麦王却嫉妒瑞典军的成果,并恐惧瑞典强大后,丹麦受其所制,因此乘瑞典军攻进南德意志之际,向瑞典宣战。丹麦曾于1644年击败瑞典与荷兰的联合舰队,但其后丹麦海军却被重新组建的瑞荷联合舰队全歼。在经过三年(1643年-1645年)战争后,瑞典军成功从水陆两路进逼丹麦,逼使丹麦停战求和。
1645年3月,瑞典军在波希米亚大败神圣罗马帝国军,而该年8月法军又于纳林根会战击溃神圣罗马帝国军,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的德意志领土大部份被占领。1648年,法瑞两国联军再在处斯马斯豪森会战及兰斯会战完胜神圣罗马帝国军。但战至此时,双方都已元气大伤,结果于该年10月双方达成和解协议,缔结了两个和约——《奥斯纳布吕克条约》与《明斯特和约》,合称《威斯特伐利亚和约》,至此三十年战争完全结束。
注:此时的挪威属于丹麦一部分,冰岛属于挪威的殖民地,芬兰则属于瑞典
拿破仑战争
1799~1815年发生在整个欧洲的一场战争,一方是法兰西第一帝国,另一方则是欧洲反法联盟。鉴于你只要关于北欧的资料我就着重说一下这期间的北欧。
丹麦:法国大革命期间丹麦宣布中立,英国便不宣而战,于1801年发动哥本哈根之战。又于1807年派遣名将霍雷肖·纳尔逊率领的舰队炮轰哥本哈根,丹麦海军全部覆灭。丹麦转而支持拿破仑一世,1807~1814年期间同法国结盟对抗英国。拿破仑失败后,瑞典国王贝尔纳多特又从丹麦手中抢走了挪威。
瑞典:1805年开始参加反法联盟,遭到拿破仑的经济封锁打击,1807年的俄法会晤中拿破仑暗示俄皇亚历山大进攻瑞典,俄国心领神会,发动了侵瑞战争。1808年瑞典败于俄国后被迫割让芬兰,1814年在维也纳会议上作为战胜国从丹麦取得挪威,并与挪结成瑞挪联盟。
冰岛:1814年丹麦-挪威联合王国根据基尔协议规定,分治之前,冰岛是挪威国王的殖民地,此后成为丹麦的附属国。
挪威:1814年,丹麦把挪威割让给瑞典,换取西波美拉尼亚。1814年5月17日通过宪法规定挪威为世袭君主立宪国, 定该日为国庆日。在此后挪威名义上行政独立,但在外事上受瑞典的控制,直到1905年从瑞典独立。
芬兰:最初为瑞典的一部分,1808年芬兰被沙皇亚历山大一世的军队占领,此后芬兰就一直就是俄罗斯帝国内的自治大公国,被俄国统治长达一个世纪直到一战结束时独立。
这就是两次战争期间的北欧概况,希望能给你帮助。
瑞典挪威联合解体的解体前夕
1905年初,克里斯蒂安·米切尔森筹组由左右两派人士组成的联合,专门争取挪威对外派驻领事的权力。挪威议会通过相关法案。如米切尔森所料,奥斯卡二世国王拒绝接受法案,他因而在5月27日率领总辞;然而,国王以“现时无法另组内阁”为由,拒绝他们呈辞,使挪威陷入宪政危机。6月7日,挪威议会通过决议:
鉴于内阁全体成员业已辞职,而国王已声明他无力组织一个新内阁,宪法下的王权从而停止其职能,议会授权已辞职的内阁代理挪威的临时,并行使给予国王的各种职权,其根据是:在同一国王领导下的瑞典与挪威之间的联合已经解体,而国王停止其作为挪威国王职能的这一事实,已经使种种变革成为必需。
挪威认为在这僵局中,两国联合形同解体,并以6月7日为独立日。
瑞典起初视这决议为叛乱,但表明愿意以谈判方式终止联合,其中一个条件是挪威全民投票。挪威于8月13日举行全民投票,八成半的挪威男性参与,结果有368,208票的99.95%大比数支持结束联合,只有184票反对。遂确认联合已经解体。虽然挪威女性当时还未有普选权,但妇权运动收集了超过20万名支持独立的妇女的签署。
北极探险家弗里乔夫·南森专程赴英国,成功争取了英国支持挪威独立。
- 上一篇:晋江那里有篮球陪训-晋江篮球培训基地
- 下一篇:杨毅 虎扑-虎扑中国篮球杨毅王治郅